
浙农林大半岛(中国)官方网讯 6月18日,校本通识培训第二讲在学校图书馆第一报告厅举行,本期培训主题为“君子为什么要文质彬彬”,由文化学院王旭烽教授主讲。
王旭烽教授以为何选择“君子为什么要文质彬彬”为题讲起,进而引申到学校的品相与气质。她认为浙江农林大学的品相与气质可以概括为一个“质”字。她就“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出处进行了追溯,并提出了对“文”与“质”的当下理解,着重对“什么是文”、“从外在美到心灵美”、“什么是君子”等语义进行了独到的论述。
王旭烽教授还就学校的君子之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学校在“质”的建设方面取得诸多成就,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文”的建设,而文的问题中,不是表面的文化知识、文化内容等,而是一种深入血脉的文化感。基于上述论点,她重点阐释了四个论点,“认可这个世界的文化逻辑”、“践行这个世界的文化逻辑”、“让我们现有的工作逻辑略有毛边”与“如何让我们现有的工作逻辑略有毛边”。她所指的“毛边”是一种欣欣向荣,富有活力和变化的状态,有可能不完美,但在工作中,在规则前提下要有变通的思路,有一些自由想象力,要敢于担当,要带着感情做工作。她主张将文学逻辑运用到具体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对工作充满激情,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相关人员近5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