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一分岛礁九九海的嵊泗,是浙江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凡是到过嵊泗的人,无不被其优美的景色所吸引,不少游客叹其为“海上仙山”。
近年来,嵊泗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在嵊泗的奋斗者中,有这样一群的浙农林培养的学子,他们毕业后回到思念的故乡,在基层的岗位上坚守,在群众的期盼中奋斗,在艰难的工作中超越,他们掬起一捧甘甜的“浙农林人”清泉,在美丽家乡的建设中追逐梦想。
应诗莹:奉献中实现价值,创造中追求卓越
应诗莹,我校2005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任浙江舟山嵊泗县美丽海岛建设局局长、嵊泗县农林水利围垦局党组成员。毕业后,考取公务员的应诗莹回到家乡工作。回想起大学生活,她说:“大学给予我很多,最大的收获还是培养了我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大学时,身为班干部的应诗莹积极组织集体活动,重视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及队员的团队意识,工作讲求效率。大四的时候,应诗莹还赴临安自来水公司实习,与他人合作编写自来水公司规章制度,提升了她在工作管理、文字写作方面的能力,也令她更加注重自学与他学相结合,努力培养肯干实干能干的品质。

从嵊泗妇联的办事员到如今担任海岛建设局局长,从当初的懵懂到现在的干练,应诗莹一直秉持"奉献中实现价值,创造中追求卓越"的工作信念,坚持责任为先、大局为重,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赢得了同事及领导们的肯定。
应诗莹任海岛建设局局长期间,任务重、压力大。为解决村落与村落之间不连通、各地发展有层次,各方面定下的方案落实难等困难,应诗莹把“抓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重点、把“重实干”作为成就事业的基础、把“求实效”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在工作中以落到实处为根本,牵头研究制定了《嵊泗县美丽海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总体协调指导督促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按计划顺利推进。
应诗莹告诉我们,美丽海岛的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建设理念、超前的工作思维、全域性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对基层情况做全面的了解把握才可确保能够实行实效性的建设举措。“接触基层,了解基层;满足群众诉求,贴近群众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和追求。”
为了掌握基层情况,应诗莹根据示范县验收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带领团队展开蹲点嵊山镇、枸杞乡,考察地形,了解地情,并在实地走访、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嵊山镇和枸杞乡风情美化提升建议方案。期间,她还带领团队根据建立生态宜居乡镇住宅建设“全过程”与“整体性”的技术体系,指导帮助乡镇开展环境卫生巩固提升,使得海岛上500户美丽庭院及185户精品民宿的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美丽海岛建设对于应诗莹来讲,算是用汗水铸就的孩子。对于嵊泗县的老百姓来说,更是一种心愿。“农林人”的“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正在这片美丽的海岛上展现出特有的芳华!
沈四维:耕耘在基层,想民众之所想
“填志愿的时候是冲着专业来的,当时考的分数是一本,园林是重点专业,就来了。”2009届园林专业校友沈四维说。毕业后,沈四维心系家乡故土,迫切地想要尽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发展做点贡献,“家乡替我挡去在外漂泊的艰难,我也想为家乡做点有益的事”。

回到嵊泗的沈四维,一开始任职于洋山镇人民政府,2012年转入嵊泗县人民政府任办公室办事员。从参加工作至今,沈四维几乎每隔一两年便更换工作岗位,但每一个岗位都要与基层一线的群众打交道。在洋山镇任职期间,沈四维身为乡镇规划科办事员,需时刻关注基层所需,尽力将规划方案落到实处;转入嵊泗县政府后,前期的乡镇工作经历让沈四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实情,帮助他在起草文件时更接地气、更具可行性。
目前,沈四维主要的工作是公文起草、会务安排等。同时,还参与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垃圾分类、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等工作。虽说工作岗位并不是在基层一线了,但各项工作都关乎百姓生活,沈四维更加重视基层情况的调研,“我的工作就是保障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做好服务工作。”工作期间,主动深入到社区和村子开展调研,也是沈四维工作的内容。他认真听取群众诉求,诚恳向人民请教问题,了解状况,紧跟时代变迁,随时反应问题,为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回想起在农林大学读书时的时光,沈四维依然印在脑海里的,是老校区浓厚的文化气息,生长着各色植物,同学们自在相处,老师们治学严谨;是教授们带着学生去野外采集植物标本、现场教学,形态各异的植物形态让大家不住地惊叹。
沈四维认为,大学教给自己的,不仅是学习能力的自我提升,更是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向上精神。从安管站、规划科,到办公室、调研科,再到如今的政府办,虽然工作岗位的不断变迁,但是沈四维始终坚持从实处做起,从细处做起,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家乡的发展献着力量。
李思倩、张素娜:在平凡岗位上打上自己的烙印
李思倩,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6届毕业生。作为定向生,她积极响应“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一线来”的号召,回到了嵊泗这片故土,成为家乡基层干部里新鲜的血液。
在学校求学时,李思倩经常到校外实习,“母校给自己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面对工作的态度,实习带来的那种实践的真知,真真正正教会了我很多。也许这便是‘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吧。”李思倩觉得,在校期间培养的实干、肯干的品质,让她能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更加努力。
在乡镇工作的李思倩,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五水共治、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乡镇工作多、乱、杂,可是当你想到自己负责的活儿,关乎每一位群众,每一位老百姓,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应该的。”
在参与嵊泗全面推进“五水共治”、重点攻坚治污水和保供水工作中,李思倩从初期跟随领导与专业人士实地访查、勘测污水地区,到参与制定治水针对性方案,实时监督治水总进程、汇报治水情况、采取进一步举措,她都全力以赴。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李思倩在工作中虚心向他人求教,主动整理学习近年来浙江省各示范县的治污手段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嵊泗县实现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00%覆盖率,确保污水排放达标率100%。2017年全县重拳整治小微水体,进一步改善水体水质,完成小微水体整治72处,在全市率先完成劣V类水剿灭目标——这里面也有李思倩功劳。
李思倩不愿过多提及自己的工作成绩,她说:“我们只是按老百姓的诉求做事,这样便能吃得了苦,耐得住劳。”从一个稚嫩的女孩蜕变成如今略微成熟的职业女性,李思倩以平凡的姿态展现着一名基层工作者的形象。
张素娜,旅游管理专业2003届校友,一直坚守在嵊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岗位上。与李思倩不同,30多岁的张素娜早已褪去了青涩。回想起大学的那段时光,张素娜不禁露出微笑。“当时我们班主任李老师,上课很幽默。毕业时唱小白杨,口音独特,让人既想笑又想哭。”
张素娜在基层中工作有十几年了,主要从事嵊泗县公务员的招考和管理。如果说李思倩是“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一线来”的响应者,那么张素娜便是推动者。在一年又一年的公务员招考中,选取优秀的人才,提供精准的管理,是张素娜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准则。
从统计信息、职位分类、信息公布,到通知复审和面试,再到确定名单、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张素娜不敢有半点儿马虎——招考的工作,关乎的不仅是前来赴考的学子们,更是嵊泗未来的发展,务必要公平公正,责任重大。
十几年来,在外人看来严苛复杂的招考与管理,张素娜却早已轻车熟路,从没有出过差池。“有点不好意思,干得都是很普通,很日常的工作。”
张素娜正是坚持用敬业的态度,为自己平凡的人生打上独特的烙印。扎根故土十多年,张素娜早已把浙农林人的“三干”品质,浸润在嵊泗的每一个角落。

后记
花开花落,岁月更迭。嵊泗的浙农林人,把辛勤扎根在这片美丽的热土,在平凡中播洒汗水,他们都是最美丽的追梦人。
候鸟掠过线影,年轮又添新纹,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嵊泗的农林人又踏上新的渡船,开辟新的征途,为建设更加美丽的海岛乘风追梦再创佳绩!
(文法学院 陈屹峰 季温雅 半岛(中国)官方中心 周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