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农林要闻

  • 校内半岛(中国)官方热线:9291819

首页 - 农林要闻 - 正文
汇聚东湖论坛 共话办学理念
【发布日期: 2006-11-03】 【来源: 】 【作者:】 【编辑:】 【点击量:

11月5日下午,我校部分老领导、老教师应邀回校参加东湖论坛,与现任领导共话办学理念。此行来校的有老领导范兴华、徐炳全、刘茂春、田荆祥、许绍远,老教师郭仁鉴、俞彩珠等,他们受到了校领导陈敬佑、方伟、张立钦的热情接待。

在东湖茶室,副院长方伟首先向老领导和老教师们介绍了学校开办东湖论坛的主要目的和本次论坛的主题。大家在轻松愉悦氛围中一起回顾林学院办学历史、定位、指导思想,进一步探讨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和精神。校办、教务处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

忆起1958年春开始筹建天目林学院,四处奔波选址,师生艰苦创业的情景,在座的人无不感慨万千。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林学院虽历经几次分合的体制动荡,一直坚持服务林业、服务三农的方向,面向基层、面向农业、面向农村,大力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为浙江林业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

谈到我校办学和人才培养中体现出的精神,大家认为,学校曾提出培养的人才要“艰苦创业、勤奋学习、又红又专”,在教学中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实行开门办学,与地方政府和百姓关系非常密切;师生同吃住同学习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浙林师生具有浓厚的“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精神,特别是在迎接1997年双评时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在良好的校风和教师思想品质的熏陶下,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表现出极强的实践能力和鲜明的“三干”(肯干、实干、能干)精神。

与会者一致认为,明确办学定位、理念和思路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党委书记陈敬佑向老领导和老教师们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学思路,特别是对生态大学的认识和思考。他说,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扎根于前四十年的优良传统。我们从最初艰苦创业、半工半读、培养林业人才,到后来提出“以林为特色”,再发展成“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直至提出建设生态大学,对生态的认识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化到教育生态的探索过程。生态群落中各物种要通过竞争达到平衡和谐,生态大学所追求的也是和谐。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我们要思考如何建设生态大学,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现在学校正围绕茶文化、竹文化、健康文化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开展研究和交流,以期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和谐文化”,我们对生态大学的思索还将继续深入。

(半岛(中国)官方中心文字/李燕摄影/季翼平)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