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农林要闻

  • 校内半岛(中国)官方热线:9291819

首页 - 农林要闻 - 正文
“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成功落幕
【发布日期: 2006-11-22】 【来源: 】 【作者:】 【编辑:】 【点击量:

为期两天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11月22日在我校东湖校区圆满落幕。论坛期间,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新农村、新技术、新农民——新农村建设与高校发展”这一主题,就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科技、人才问题,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以及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昨天下午,党委书记陈敬佑宣读了论坛形成的共识:高等学校是新农村建设科技与人才支撑的生力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林高校应尽的责任和自身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愿意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地做出新的贡献。

闭幕式今天上午在活动中心第一视听室举行,由校党委副书记宣裕方主持。副院长方伟作论坛总结讲话,对本次论坛作了基本的评价并肯定了论坛取得的成果及其意义,对新农村建设和高校发展作了美好的展望。他说,会议论文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论坛的五点共识进一步明确了农林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增强了我们办农林大学、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决心和信心,对学校更好地全面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坛举办的浙江林学院对接新农村建设成果展示洽谈会,向社会展示了我校多年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参展企业均以我校相关学院与研究所作为其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展出的产品大都采用了我校相关科研成果,有不少企业也是我校实验基地。

“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好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松庭昨晚专门致电陈敬佑书记,肯定此次活动开展得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卫视、浙江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浙江日报、浙江科技报、杭州日报、农村信息报、教育信息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采访,其中一些媒体的报道已经刊发或播出。

(半岛(中国)官方中心李燕)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